欢迎访问“中国好品牌” 时间:

雀巢求变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投稿人:好品牌  时间:2017-10-19  

文章简介:雀巢求变

        9月23日,雀巢咖啡在北京三里屯开了家快闪咖啡馆“感CAFE”,并邀请形象代言人李易峰站台。这是雀巢咖啡进入中国近30年来首次开设咖啡馆,尽管它只是一个快闪店,在外界看来,这是雀巢拉拢年轻消费者的一次尝试。
  “我们希望有一些创新的想法,能够跟年轻消费者一起转变、成长”,雀巢大中华区咖啡业务资深副总裁葛文说。事实上,自9月以来,希望与年轻消费者一起“转变、成长”的雀巢,已经连续宣布了多起收购与合作的消息,涉及咖啡、素食、AI等业务。
  9月14日,雀巢宣布收购Blue Bottle Coffee(蓝瓶咖啡)公司68%的股权。Blue Bottle Coffee是一家高端咖啡烘焙及零售商,目前在美国主要城市和日本开设店铺,被视为第三波精品咖啡运动先驱的美国品牌。
  雀巢拥有“雀巢咖啡”和Nespresso两大咖啡品牌,其中Nespresso品牌已经存在20年之久,之后就没有开发出具有创新性质的产品与品牌。
  最近几年,Nespresso的市场份额不断被竞争对手所抢走。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Nespresso在全球咖啡胶囊市场的市场份额从2011年的13%下跌到2015年的11.1%。
  雀巢CEO马克.施耐德(Mark Schneider)曾表示希望扩大公司的咖啡生意版图,特别是北美市场。此次收购的标的物Blue Bottle刚好契合公司的战略需求。
  在中国市场上,虽然速溶咖啡的销售额仍在上升,但常被贴上“廉价低端”的标签,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咖啡精品化的时代,速溶咖啡受到冷落。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21CBR》采訪时认为;“收购BlueBottle是雀巢布局单类产品多元化来迎合消费者的举措。”对于雀巢而言,收购BlueBottle,一方面可以直接面对美国消费者,另一方面,还能拓宽雀巢的精品咖啡业务,提升雀巢咖啡品牌形象。
  面对来自更多细分市场的压力,过去几个月中,雀巢也一直在调整其他业务线。
  9月7日,雀巢美国宣布收购加州的素食产品生产商Sweet Earth。此次收购让雀巢立即涉足美国植物性产品市场。根据雀巢的估算,此类产品会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速增长,到2020年,全球植物性产品市场将有望达到50亿瑞士法郎(约341亿元人民币)。
  雀巢美国区CEO Paul Grimwood在接受媒体采访中称:“在美国,消费者们正在转向植物性食品。雀巢的优先战略之一就是建立自己的素食和弹性素食类产品线,这与现在人的健康观念也是相符的。”
00075.jpg
  此外,雀巢还与京东智能音箱“叮咚”达成合作,在市场上推广家庭营养健康助手——雀巢小AI。用户通过语音对话,可以从雀巢小AI获取关于营养健康法的知识以及菜谱信息等。
  自2011年以来,雀巢的销售增长率逐年下滑,2016年的有机增长率达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约为3.2%。2017年上半年有机增长率仅为2.3%,不及此前2.7%的预期,其中亚洲和非洲地区市场销售连续第五年保持增长态势,西欧市场销售量出现下滑。
  从近来的动作可以看到,雀巢在通过快闪店,收购创新企业等新的形式积极转变,要重夺优势,雀巢需要更加专注于高利润和健康的产品。今年3月,雀巢宣布要在2018年以前,在英国和爱尔兰销售的糖果的含糖量减少10%。
  在中国市场,雀巢依然面临巨大挑战。英敏特食品饮料研究分析总监顾菁介绍,中国市场上,雀巢的糖果和饮用水表现普通,宠物食品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总体形象老化的银鹭植物蛋白饮料呈下滑趋势。
  朱丹蓬认为,每个百年品牌都会面临品牌和产品老化的危机。这家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要想重新焕发光彩,关键在于“如何满足新生代的需求”。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041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883号

中国好品牌 | 版权所有www.haobran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