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好品牌” 时间:

PPG的成与败和凡客神奇的路

来源:MBA智库  投稿人:包云东  时间:2015-06-26  

文章简介:传统渠道迅速衰落,李宁急需打开电商销量;手环市场饱和,小米急需四线市场以下的年轻人群体。两家公司可能都希望自己是灰姑娘,借助对方进行华丽变身。但是,如果对方都不是自己的王子呢?

     还记得2007年,国内电子商务最热门的关键词应该是“PPG”了。PPG在国内电子商务企业中几乎是一个神话,好像一夜之间,电视、报纸、杂志、楼宇广告到处都是PPG的广告,而其07年销售业绩更是被媒体夸大到7个亿,这个数字甚至超出了已经发展了9年的老牌电子商务企业当当网、卓越网的07年的销售额。PPG的兴起也给已然全速行驶的电子商务带来了一针强心剂,一刹那,全国几乎到处都是卖衬衣的网站。陈年的凡客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酝酿的。PPG的成功在于它既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又创造了低价,而且帮助顾客做了选择,所以PPG在疯狂广告的轰炸下,销售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但是PPG在运营过程中也返了几个致命的错误,导致了其在高速增长后又陷入了危机,从而迅速倒闭。从而上演了电商历史上的昙花一现,就如同当年的8848网络72小时生存体验一样。PPG在战略上有过多次失误,具体分析如下:

  1.融资对赌协议使其战略太冒进,泡沫现象严重

  2.互联网业务占比太低,PPG的推广方式主要是电视推广+目录销售。依靠电话订购来处理顾客的订单。而这样的公司的周期本来就很段,诸位看一下电视购物的一些企业就知道了。如果在战略上不做调整,业务比例上做调整,服务和品质上做精做细,那倒下会很快。据统计PPG 07年来自网上的订单比例应该不高于20%。所以也可以说,PPG是一个电话订购公司。 电话订购相对于网络订购来说,问题很多,最主要的是成本和扩张性。 而网上订单基本是不需要任何成本的,也不会受到太多系统容量的限制。这个也就是当当网一直没有展开电话订购的原因。

  3.广告战略投放太粗犷。M18目录上的选品、到目录的风格、到发放的人群选择都是4A公司来每年从海量的的数据中(现在称为大数据)提取和分析出来的。

  4.没有降低顾客购买门槛。这里就要说到凡客了。凡客有一个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降低了顾客购买门槛。VANCL的促销政策,新顾客买第一件衬衣只要68元,大大降低了顾客在网上买衬衣的门槛,虽然不无对衬衫质量的担心,但好在价格只要68元,在外面小摊买也就是这个价。同时VANCL还有4折抢购啊3件199啊等噱头,所以用户蜂拥而至去。同时VANCL又设置200元有优惠政策,这样就适当拉高了订单的成本。陈年以做B2C起家,转行来做衬衫直销,还是蛮专业蛮厉害的。而PPG 07年主导的促销政策是,4件装500多,5件装700多等。虽然单价很低,但没有精细化营销,而是一直在以拉销量为主。但是对PPG的产品不确认的新用户,怎么敢一次性买5个,假如样式都差不多或者尺寸不对,用户在购买时候有什么顾忌,他们都很少考虑。太想拉动订单金额,其结果却适当其反,不能不说是个败笔。

  上面说到凡客,那我们就简单说说凡客在战略上的失误:品类扩展,陷入了增长陷阱。当然凡客内部管理也比较混乱。凡客早起广告的投放都是采用“跟随策略”,据说是得到了PPG内部的广告投放数据。从而才能很快的跟随和超越。凡客的跟随也就是竞争对手的广告在哪里出现,凡客也在哪里出现。在07年开始,我们可以大范围地看到PPG广告的上面、下面或旁边同时出现凡客的广告。这种“跟随策略”使凡客获得更多的口碑传播效应,大家争相讨论凡客和PPG,对网站风格、产品(衬衫)、价格、客户体验、售后服务、广告策略、经营方式、创始人风格等方面进行各种比较,使得广告获得了很好的“长尾效应”,使得广告投放成本无形中被降低,在PPG倒下之后,凡客取代其地位,甚至吸引了PPG培养起来的习惯在网上购买衬衫忠实客户,奠定自己在衬衫垂直领域的老大地位。但是凡客从2011年开始就陷入了扩大的危机之中。如今的凡客已经是缩骨抽髓:员工从高峰时期的13000人减到了300 人,SKU数量从190000个暴跌到300个。凡客曾经史诗般的进军,为何变成了一次大溃退。当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首推扩张太快和盲目扩张。就连陈年自己也反思说“自我膨胀是最可怕的。别人给你说不通,根本刹不住车。”在这里再说一下京东,他为何可以扩张,为何扩张得那么好。陈年一开始是从亚马逊出来的,亚马逊就是但一品类:买书。而静定最开始是3C,3C包含很多品类。而且京东没有盲目夸张品类。而是稳扎稳打。所以凡客以后的路还是做小而美而精吧。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041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883号

中国好品牌 | 版权所有www.haobran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