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好品牌” 时间:

浅谈手机终端上的品牌传播

来源:戏剧之家  投稿人:中国好品牌  时间:2017-05-09  

文章简介: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移动客户端的普及,手机客户端的品牌建立也逐渐提上日程。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移动客户端的普及,手机客户端的品牌建立也逐渐提上日程。微信在其创立初期就以极大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想利用这一客户端来塑造与传播品牌形象。通过对微信平台等传播渠道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利用微信传播的优势、问题及建议。
  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创造的重要财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开启了手机客户端品牌营销的新方式。如今,微信已成营销销必不可少的网络平台。公众号订阅、朋友圈分享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企业利用微信进行品牌传播的基本情况
  微信自2011年上市后,用户量不断增加,截至2016年5月13日,微信的注册用户量高达9.27亿。作为21世纪最流行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凭借其精准的目标定位吸引了大批品牌的青睐,也凭借着多样化的功能和强有力的社交关系链成为了品牌传播的利器。
  二、可利用的微信营销渠道
  (一)公众号。这是微信4.0版本新推出的功能,其他的第三方平台的应用可以在这一功能中通过网络接入,方便推广营销。公众平台在提供直接营销信息的同时还提供优质的咨询服务。
  (二)朋友圈。“朋友圈”作为微信中的主要工具,可以将营销信息迅速广泛地传播,用户在分享生活点滴的同时,进行着无形的口碑营销。
  (三)附近的人。其功能使用户和周围其他用户之间完成位置信息的互换确认,企业品牌就可以利用营销信息的便捷导入进行自我推销。
  (四)漂流瓶。漂流瓶主要是通过“扔”和“捞”来完成营销信息的传播。用户通过扔“漂流瓶”的方式将营销信息传播给“捞”的用户,“捞”的用户则可以结合捞到的信息以及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与商家交流。
  (五)二维码。点击“扫一扫”功能,识别对方的二维码,将其加为好友或关注,以此完成消费者与商家线上对线下的营销活动。还能通过扫描即赢取折扣优惠的手段吸引消费者,进一步实行折扣营销。
  (六)微信支付。用户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消费者,微信支付的同时可以将消费者拉为好友,进一步向消费者发布营销信息。
  三、微信客户端对品牌营销的优劣势与应对策略
  (一)微信营销的优势
  1.客户定位精准、成本降低。微信可以通过监测来确定对企业或品牌感兴趣的人群,从而精准锁定目标客户,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不必要的宣传成本。
  2.信息传播便捷、更新及时。通过微信快捷及时的推送功能,企业和品牌可以在公众号中及时将热点新闻、产品信息、服务信息等发送给自己公众号的关注者。
  (二)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
  1.营销手段匮乏。现阶段的微信营销,是企业想方设法把信息传递给用户,用户再自愿选择是否购买。如果品牌对用户没有吸引力,用户就会取消微信号关注。
  2.互动性较差。微信在营销方面缺乏有效互动,商家无法及时对“粉丝”的反馈做出回复,使得“粉丝”对品牌的期待值降低,造成品牌营销的效益损失。
  3.安全隐患大。由于微信平台的开放属性,部分用户出现了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等情况,这一安全隐患使得用户对微信的信任度下降,从而影响了营销传播。
  (三)完善微信营销的策略
  1.以人为本,营造情感共鸣。一个注重人文关怀的企业可以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度,从而为品牌带来更长远的经济效益。
  2.了解受众需求,增强互动性体验。对受众进行需求调查,提供贴心服务,及时回复用户的反馈,提高营销的互动性,使用户对品牌产生依赖感而自觉传播。
  3.传递正能量,打造品牌形象。通过策划公益活动能够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同时传递正能量,回报社会,产生良好的舆论导向,最终提升企业地位和号召力。
  四、微信对品牌营销的影响与意义
  微信平台营销开拓了新的营销模式。企业可以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用户,使在线管理更加游刃有余,提高营销效率。微信营销方式快捷灵活,能有针对性地确定消费群,可以通过最低的成本来达成较高效益。利用微信私人化、个性化等特点,可提高品牌亲和力和影响力。
  五、结语
  微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它在为大众提供各种信息和新奇体验的同时,也为品牌塑造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品牌在微信传播中要注重信任传播和个性化传播,从而提高产品认知度。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041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883号

中国好品牌 | 版权所有www.haobran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