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好品牌” 时间:

加强对直播带货虚假低价的监管

来源:经济日报  投稿人:好品牌  时间:2024-01-18  

文章简介:加强对直播带货虚假低价的监管

   直播带货越来越火。各大平台上,带货主播以远低于商品原价的直播专属价作为引流促销策略,并通过极力渲染、比价刺激等手段,吸引了大批观众。
  借助直播间流量优势实现薄利多销,本无可厚非,既能让消费者得实惠,也能让主播和商家提升销量。但有网友反映,部分直播间存在标高原价、以虚假低价套路消费者的情况。
  尽管不少直播平台对主播行为有明确规范,要求直播时不得进行虚假价格比拼,但价格造假现象依然普遍。据了解,仅2023年就有超过5000名电商主播因商品价格弄虚作假受到处罚。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双11”期间,有关直播带货的负面信息层出不穷,其中价格欺诈或垄断问题较为突出。
  价格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国家发改委有关通知也强调,随意虚构商品原价、虚假优惠折价的行为构成价格欺诈。
  当前,直播带货已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价格欺诈等直播间乱象已成为阻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直播间价格虚标不仅侵害消费者权益,扰乱正常市场竞争秩序,也损害了直播带货行业的声誉,降低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度。
  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电商平台、主播和商家的责任,加大对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惩处力度,为各类经营主体划好红线,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直播平台需主动承担打击不良带货主播、消除各种带货“套路”的责任,并健全监管和审核机制,严厉打击价格虚标等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对屡教不改的商家予以封禁处理。同时,加强与网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深化监管联动,形成治理合力。
  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直播间价格欺诈乱象,构建健康有序的直播带货市场,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041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883号

中国好品牌 | 版权所有www.haobran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