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好品牌” 时间:

菜肴包加热成外卖,消费者知情是前提

来源:工人日报  投稿人:好品牌  时间:2021-03-03  

文章简介:菜肴包加热成外卖,消费者知情是前提

  很多人以为天天吃的外卖是厨师现做的,但实际情况可能是,商家并没有厨师,而是事先购买好了菜肴包,接单后,便将冷藏已久的菜肴包拿出来进行复热,几分钟时间菜品就可以出锅了,然后通过外卖员送到消费者手中。一些外卖菜肴包的保质期最长可达18个月。
  就菜肴包这个行业本身来说,其并没有什么问题,反而可能是一种创新。比如,想要吃正宗的淮扬菜,以前只能去扬州。而在不同饭店、不同厨师那里,吃到的菜品风味也有很大区别。但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在探索中餐工厂化和标准化生产,希望让地方特色美食跨过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
  菜肴包就有这样的特点。可以预计的是,随着相关技术的突破,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中餐以菜肴包形式出现。所以,菜肴包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它出现在了外卖里。在外卖中使用菜肴包,首先要回答的是,其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据称,这些菜肴包品类丰富,价格便宜。如果是正规厂家严格按照标准生产,菜肴包安全问题不大,就怕菜肴包来自三无小作坊。而且,这些菜肴包很有可能经过了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这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风险系数。
  其次,消费者的知情权应该得到有效保证。当消费者选择在外卖平台下单,其是否真的清楚知道自己食用的是加热菜肴包?是否能够有效获取这些菜肴的保质期限等信息?外卖交易也应建立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卖家不能混淆视听,给消费者造成误会甚至欺骗。
  再有,平台方对于一些商家大量使用菜肴包是否知情?如果不知情,说明来自平台方的监督有待加强;如果知情却未形成对相关商家的有效监督,那么极有可能在发生纠纷后受到牵连,被要求共同担责。
  所以,外卖菜肴包不是不能用,而是如何安全地用、光明正大地用,不能隐瞒实情,更不能故意糊弄、欺骗消费者。任何时候,公平交易、诚实守信,都是基本的商业伦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041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883号

中国好品牌 | 版权所有www.haobran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