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好品牌” 时间:

“旧院黑鸡”为何没做成大产业

来源:农民日报  投稿人:好品牌  时间:2019-07-26  

文章简介:“旧院黑鸡”为何没做成大产业

615.jpg 
 旧院镇石柱坪村一养殖户给黑鸡喂食。资料图
  早在1963年,中科院西南考察组专家在四川省万源市旧院镇发现一种鸡,浑身羽毛和皮肉乌黑,母鸡产绿壳蛋。当时,在国际上有记载的此类鸡种只在南美洲发现过,这是世界第二次发现,而在中国尚属首次。后来,专家将这种罕见的鸡种命名为“旧院黑鸡”。
  万源处在富硒产业带上,“旧院黑鸡”无论在口感还是营养价值上都很突出。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万源便将此作为一大产业来发展,本世纪以来,当地也曾提出“千万黑鸡下江南”的口号,但时至今日,“旧院黑鸡”仍未大规模走出万源。
  记者从万源市农业主管部门和一些大型养殖场业主了解到,“旧院黑鸡”长期以来一味追求量的突破,在品种保护、品牌维护、市场监管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都很欠缺,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振兴“旧院黑鸡”产业,时不我待,科学有序发展才是正道。
  扎堆上市 铩羽而归
  “‘旧院黑鸡’被发现后,收入了万源地方资源志,并列入四川省资源保护名录。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有人小规模养殖,产品获四川省优良品种、全国地方优良品种等荣誉。2000年后,因政府重视,开始出现规模养殖。”万源市农业农村局畜牧渔业股股长胡渠说。
  规模养殖,需要大量种鸡,刚开始,最原始的办法是从农户家收购。“但数量根本无法满足,一些养殖户便从外地引进类似的黑鸡,经杂交,品种便出了问题。”胡渠说。
  为了保护品种,政府将旧院镇等相邻7个乡镇列为“旧院黑鸡”原种保护区,禁止外来鸡种进入保护区。但这种保护实际上没有具体措施,外来鸡种进入仍然没有完全杜绝。
  尽管如此,“旧院黑鸡”因物以稀为贵,在川内名气日渐增大,到了2008年前后,活鸡即使卖到30元/斤,鸡蛋卖到3元/个,产品仍供不应求。于是,更多的人涌入这个行业,万源市恒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宇就是这时入的行,当时,他可是位软件工程师。
  2010年,万源市政府提出“千万黑鸡下江南”的口号,政府投入大笔项目资金,鼓励发展“旧院黑鸡”。“最重要的政策是给予鸡苗补贴和圈舍建设资金补贴,每平方米圈舍补贴资金最高达到150元。”胡渠说,而发放补贴的鸡苗最高峰一年竟达到60万只。
  到2012年时,全市存栏黑鸡竟高达300万只,这么大量一到出栏季节,洪水一样涌入市场,价格便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活鸡最低卖到8元/斤,鸡蛋也跌倒1元/个,已经跟大型养殖场普通鸡和鸡蛋没有区别,于是导致大片养殖场亏本甚至倒闭。”胡渠介绍说。
  养黑鸡不赚钱、“旧院黑鸡”不好吃等等声音开始在市面上流传。“说不赚钱是因为价格跌得凶;说不好吃主要是因为滥市,加之很多人急于抛售,没到出栏期限就卖了,相比一般养殖时间长的其他品种土鸡来说,同样的吃法当然口感上差点儿。”王宇说。
  随着大量养殖户开始拆栏弃养,全市存栏量急剧下降,到2014年最低谷,全市存栏量仅存100万只左右,1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只剩下100家左右。
  品种保护和品牌维护是“短板”
  “旧院黑鸡”因长期被农户散养,从一开始被发现时,就已经存在跟其他鸡种杂交的现象,母鸡生下的蛋有绿色,也有浅绿色,还有浅黄色以及浅粉色等,品种已经不纯。
  究竟什么样的黑鸡才是“旧院黑鸡”?没有进行标准化研究。在这种前提下就开始产业化发展,当然要出问题。一些养殖户急功近利,引进外地黑鸡杂交,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旧院黑鸡”属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一个区域公用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政府部门要鼓励产业发展,但对使用该品牌的经营户又不好限定得太死,这就有可能导致一些不法商家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胡渠说。
  “本来是好货,却因我们自身忽略品种保护和品牌维护砸了牌子,这是值得深刻反思的问题。”王宇说,其实阻碍“旧院黑鸡”发展壮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整个产业链没有打通和延长,以至于无法掌控终端市场价格话语权。
  “过去我们只注重养,只顾把养殖数量盲目扩大,加之仅仅提供鲜活产品这一个品种,高昂的物流运输成本,如果再遭遇收购方压价,产品便会滞销。大量的活鸡在养殖场卖不出去,多一天就多一份成本,久而久之,整个产业就会出现严重问题。”王宇对此很是感慨。2007年他涉足“旧院黑鸡”养殖,投入的资金基本血本无归。2008年,他改养殖为贩卖,因此对整个产业链有了初步的认识。2009年,再次进入养殖环节,发展至今,他的养殖场占地近400亩,常年存栏种鸡1万余只。
  王宇以“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的方式,提供鸡苗给农户养殖,然后回购商品鸡,向外销售,一年活鸡外销量达10万余只。“我现在正在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线上线下同时拓展,线下以直营店为主,在市场和产业链没有完全打通的情况下,不打算盲目扩大规模。”
  稳品系、强监管,才能赢市场
  王宇的养殖场现在是四川省省级资源保种场、四川省核心育种场、“旧院黑鸡”原种场,自去年起与四川农业大学进行了深度合作,主要目的是对“旧院黑鸡”进行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只有从源头上保证了品种的优良,才能让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王宇说。
  “2015年以前,产业发展走了弯路,但之后我们开始了理性思考,认为只有循序渐进,科学发展,才能成功。”胡渠说,品种保护是绕不过去的必经之路,这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解决‘旧院黑鸡’性状和基因的稳定性,选育出若干品系,并形成标准。”
  这项工作很复杂。首先,要对目前存在的五花八门的“旧院黑鸡”进行分离,然后进行提纯扶壮,经过长期核心选育,形成稳定的基因数据,并建立数据库。“比如有单冠的,有双冠的,有肉用的,有蛋用的,有绿壳的,有粉壳的,这些都要逐一分离,甚至逐一细化,单冠又分离出单冠肉用、单冠蛋用,甚至单冠肉用绿壳、单冠肉用粉壳等。”胡渠说。
  近年来,万源市委、市政府及农业、商务等部门出台了很多扶持“旧院黑鸡”产业的政策,其中尤为重视营销宣传、市场拓展、屠宰加工等方面。凡是开办“旧院黑鸡”实体店、体验店的均可得到政府的补助资金。在这种背景下,“巴山食品”屠宰场与北京“黑鸡小馆”之间建立了稳定的供应链,后来这一业务拓展到上海,仅此一家每年便可销售20万只。
  “在市场拓展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也十分重要。”王宇说,“待品种选育和产业标准出台后,政府要加大行业准入和市场监管力度,尤其是对‘旧院黑鸡’区域公用品牌的使用要严格审核,对一切假冒伪劣产品要加大惩戒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以保护产业健康发展。”
  据统计,目前万源全市“旧院黑鸡”存栏量约为200万只,年出栏量约为330万只,年出栏量超过1万只的规模养殖场有20多家。“照此稳步发展,实现‘千万黑鸡下江南’也不是不可实现的梦。”胡渠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041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883号

中国好品牌 | 版权所有www.haobran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