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好品牌” 时间:

部分电商平台违规用“暗语”销售“特供”商品

来源:工人日报  投稿人:好品牌  时间:2020-10-14  

文章简介:部分电商平台违规用“暗语”销售“特供”商品

    近期,部分电商平台出现以“RMDHT”(人民大会堂)、“ZXYJ”(政协用酒)、“QGRD”(全国人大)、“GYZY”(国宴专用)等拼音缩写“暗语”方式,在销售商品的包装、标签以及发布的信息、介绍或商品广告中使用“特供”“专供”标识。对此,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印发通知,决定即日起至2021年2月底,组织开展清理整治网络销售和宣传“特供”“专供”标识商品专项行动。
  事实上,多年前我国就开始治理打着“专特供”幌子销售商品的违法行为。比如,在2012年9月,原工商总局等多部门就曾组织开展清理整顿滥用“特供”“专供”等标识专项行动,之后差不多每隔一两年就要整顿一次。经过多年清理整顿,目前实体店滥用“特供”“专供”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但大量真假难辨的“特专供”商品转向网络平台。
  根据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广告不得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同时,该法还规定,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其他情形属于虚假广告。反不正当竞争法则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一些商家以“特供”“专供”等标识作噱头,暗示自己的产品有特殊来源或者功效,以此来提升品牌销量,甚至售价远高于实际价值。此类行为扰乱市场秩序,欺骗误导消费者,涉嫌不正当竞争,必须依法进行清理整治。
  对于这种现象,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重点针对食品(酒类、饮料、保健食品)、瓷器、箱包等舆情热点、社会反映集中的商品,以拼音缩写、汉字谐音等“暗语”方式,在销售商品的包装、标签以及发布的信息、介绍或商品广告中使用“特供”“专供”及类似内容的行为,在属地全面开展对网络商品交易(特别是互联网二手交易和拍卖平台)及互联网广告的监测排查。对排查后发现确属违法违规的,要立即责令删除,并依照电子商务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责任主体予以查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041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883号

中国好品牌 | 版权所有www.haobran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