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好品牌” 时间:

“食用级”护肤品:又一种套路营销?

来源:北京青年报  投稿人:好品牌  时间:2020-06-05  

文章简介:“食用级”护肤品:又一种套路营销?

    “厨房食用级”“对身体有益的食物对肌肤同样有益”“你可以把我们的万用油加进你的早餐沙冰里食用”“100%天然无合成的润肤霜”……关于护肤,总有层出不穷的新概念冒出来,如今“可食用”俨然成为最热门的概念。据《科技日报》报道,有关商家宣称,与其他化妆品相比,“可食用”级护肤品具有更高的天然性和安全性,其成分甚至达到可食用级别。
  “食用级”护肤品,真的适用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分两步走。首先,“食用级”护肤品,真的能够食用吗?化妆品与食品属于不同行业,二者使用部位不同,吸收成分不同,所用原料及产品指标要求、禁限用要求,所执行的规范、检验标准均不一样。正如专业人士指出的,从现有的标准以及规范来说,化妆品是不可以食用的,亦不存在“可食用”级化妆品这个概念。
  其次,即便能够食用,就一定是好的吗?专家指出,或许有些成分是可以食用的,但并不是所有成分都能够食用,而且能够食用的,也未必适合护肤。正如人吃五谷杂粮,但五谷杂粮不可用于护肤。一些食物中的个别成分的确可以起到护肤的作用,但这些成分并不是通过直接涂抹吸收的。原因很简单,食物里的成分很多都是大分子,很难实现透皮吸收,如果盲目添加可食用成分,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如果明明不能食用,却标注“食用级”,这就涉嫌虚假营销。如果部分成分确实可以食用,可能涉及概念营销,对其行为认定就有些困难。问题的复杂性或许正在这里。
  全球知名的商业资讯专家赫克托·麦克唐纳在《后真相时代》一书中说,在假新闻和另类事实大行其道的时代,公众重视对真相的关注,然而真相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有可能被传达者肢解、扭曲和掩盖,于是出现了“片面真相”。某些商家炒作所谓“食用级”护肤品,就类似“片面真相”。
  “片面真相”迷惑之处在于,就某个细节而言,它可能是真的,但片面不代表全面,局部不代表整体。片面真相反而成为商家惯用伎俩——比如一台电脑,有些厂家吹嘘内在如何强大,但内存只是电脑的一个指标,一台电脑的性能构成是很复杂的,远不只是加内存条的问题。同样,即便有些护肤品的个别成分能够食用,并不代表这款护肤品就好。
  商家之所以给商品打上“可食用”的标签,是摸准了消费者追求“纯天然”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享受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对吃穿用的商品变得警惕,尤其是对以添加剂为代表的现代化学,感到忧虑甚至害怕。有些商家就利用消费者这种心理,“投其所好”地加以宣传包装。其实,添加剂并不必然有害,而正如专家所说,未经过认证的“天然”或“有机”产品,反倒可能存在隐患。这虽然涉及到公众科学素养问题,但是不可以作为商家提供片面真相,进行概念性营销的理由。
  “食用级”护肤品可能又是一种套路营销,其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说明,不仅存在法律上的认定困难,还给监管带来了挑战。这就需要监管部门提高科学素养和专业水平,及时提醒消费者。另外,商家营销也应诚信为本,套路玩多了,当心把自己绕进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041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883号

中国好品牌 | 版权所有www.haobran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