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好品牌” 时间:

可口可乐在中国玩跨界卖服饰 美国总部称“不知情”

来源:证券日报  投稿人:好品牌  时间:2018-06-28  

文章简介: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其首度跨界服装品牌。可口可乐与意大利制造商Albisetti集团合作的服饰品牌2018年也首度进入中国,亮相上海大悦城。

    传统饮料行业巨头可口可乐又一次玩起了跨界。
  近日,可口可乐服饰实体店正式开业,该实体店位于重庆爱融荟城购物中心。店名为“DRESS·可口可乐”推出的服饰品类包括T-Shirt、衬衫、牛仔裤、Polo衫、帽子、鞋子、背包等。在产品的设计上,以可口可乐红白黑三色为基础色。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其首度跨界服装品牌。可口可乐与意大利制造商Albisetti集团合作的服饰品牌2018年也首度进入中国,亮相上海大悦城。
  在中国“玩”跨界业务
  据了解,意大利知名制造商Albisetti 集团是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独家授权生产并经销“可口可乐”黑色标签和红色标签的企业。双方合作的时尚品牌首次呈现是在2016年亚洲的马尼拉时尚盛典上。
  不过,对于此次重庆店开店,可口可乐总部方面却表示“不知情”。
  可口可乐方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们并没有在中国开店的确定计划,我们注意到,有一家名为‘Dress coke’的门店近期在重庆开幕,我们目前正在了解情况。”
  随后,《证券日报》记者试图通过Dresscokefashion官方微信上的招聘电话与店铺取得联系,但负责招聘的陈小姐表示,“我不知道这些,我只负责招聘,这个你要问我们公司的负责人。”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在其公布的官方微信上,显示着可口可乐服饰大中华地区宣传及推广。而公布的招聘信息上,显示着宁波集玖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店铺地址显示为上海市静安区西藏北路198号内大悦城。
  也就是说,这家在重庆开幕的新店铺很有可能同样是与意大利制造商Albisetti集团合作的服饰品牌。
  为了验证记者的这一猜想,《证券日报》记者试图与上述的宁波集玖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取得联系,无奈截至发稿日,电话无人接听。
  除了与Albisetti 集团的跨界合作,可口可乐还曾陆续与DEVIL NUT、KITH等潮牌合作,联手打造联名系列的服装,将可口可乐的经典logo融入到服装品牌当中。除了服装外,可口可乐还推出过围巾、耳机、包袋、画册等周边产品。
  当然,可口可乐也曾经涉足过美妆行业。早前,可口可乐与韩国彩妆品牌牌The Face Shop联名,推出了一套由内而外可乐风十足的全系列彩妆。联名款包括9色眼影盘、气垫BB、粉饼、唇膏、唇釉和染唇液六个品类。
  这些产品都采用了可口可乐经典的包装设计,加上可口可乐的logo,赚足了眼球。除了可口可乐,许多食品公司都曾涉足跨界营销。日本老字号食品生产商不二家也曾与韩国彩妆Holika Holika跨界合作,采用不二家标志性的Peko酱和“milky”logo,联名的产品有四色眼影盘、腮红膏、护手霜、气垫BB、粉扑、口红等。
  业绩不佳 转型势在必行
  其实,可口可乐一系列的转型运作和它的主营业务碳酸饮料的低迷有很大联系。
  2017年5月份,詹鲲杰正式接班前CEO穆泰康(Muhtar Kent),成为可口可乐新的掌舵人。1996年加入公司的詹鲲杰,此前在管理可口可乐欧洲业务时成功拓展了非碳酸饮料类产品市场份额,这也是董事会看好他的重要原因。
  碳酸饮料虽然占可口可乐70%的销量,但增长越发乏力。
  数据显示,2017年,可口可乐收入354.1亿美元,同比下滑15%;实现毛利润221.54亿美元,同比下滑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8亿美元,同比下滑81%。
  事实上,可口可乐在近些年也曾尝试不断推陈出新,例如在中国市场推出零糖度的纤维+碳的雪碧;推出了怡泉苏打水;入股“乐纯”酸奶,成为它的战略投资者,之后双方还将积极探索多个领域的战略合作,这也标志着可口可乐正式进军酸奶领域。不仅如此,可口可乐还在日本卖起了酒精饮料。
  一系列的改变有了成效。2018年第一季度,可口可乐的业绩有所回暖。其在今年4月份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可口可乐第一季度的净利润是13.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营收为76亿美元,实现有机销售额增长5%。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可口可乐跟服装产业的嫁接,提升了可口可乐品牌与新生代消费者的关联度以及黏性。从整个产业端、消费端来说,我们比较看好这一类的跨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好品牌”,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0415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883号

中国好品牌 | 版权所有www.haobrand.net